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現代飲食加工較多,導致鎂攝取不足,而保健品便成為了補充鎂的選擇。然而,市面上鎂的補充劑種類繁多,甘氨酸鎂、葡萄糖酸鎂、氧化鎂、檸檬酸鎂各有特色,究竟哪個最適合你?本文將解析四種常見鎂型態的差異,幫助你在挑選鎂保健品時精準選擇!
【本文為純知識性內容,僅分享科學研究支持的公開資訊,非醫療建議或產品療效宣稱】
鎂補充劑的重要性與挑選原則
鎂缺乏可能引發疲勞、肌肉痙攣、焦慮甚至心律不整 [2]。根據研究,成人每日鎂建議攝取量約為320-420毫克 [1] ,台灣女性和男性的每日平均鎂攝取量分別僅為 216 毫克和 250毫克,而台灣老年人的鎂攝取量普遍不理想 [2] 。鎂保健品因此受到關注,但不同型態的鎂在吸收率及用途上差異顯著,所以在選擇鎂保健品時,可以參考它的吸收率、腸胃耐受性及效果,以下將解析四種常見的鎂
1. 甘氨酸鎂(Magnesium Glycinate)
甘氨酸鎂由鎂和甘氨酸(一種氨基酸)螯合而成,研究表明,鎂在神經系統功能、肌肉鬆弛中扮演關鍵角色 [3],而甘胺酸本身也具有鎮靜作用 [5]。甘胺酸鎂結合了這兩種成分的優勢,是一種生物利用度極高的鎂,在改善睡眠品質方面顯示出良好的效果。與其他形式的鎂不同,甘胺酸對消化系統溫和,不太可能引起腹瀉等副作用 [6]。
2. 葡萄糖酸鎂(Magnesium gluconate)
葡萄糖酸鎂是一種由鎂離子與葡萄糖酸結合而成的有機化合物,常用來補充人體所需的鎂。研究發現葡萄糖酸鎂具有良好的生物利用度,這使得它成為補充鎂的理想選擇,特別是作為有效的鎂補充劑,然而,高劑量仍可能導致胃腸道副作用如腹瀉、噁心或腹部不適 [4]。
3. 氧化鎂(Magnesium Oxide)
氧化鎂是市面較常見、價格也較低的一種鎂,鎂含量高(約60%),但吸收率非常低(僅4-10%) [7]。其主要應用為緩解便秘,因氧化鎂的滲透作用能軟化糞便 [1]。研究指出,氧化鎂對腸胃刺激較大,長期使用可能引發腹瀉或電解質失衡 [2],因此不建議用於補充鎂,適合短期舒緩便秘。
4. 檸檬酸鎂(Magnesium Citrate)
檸檬酸鎂是由鎂與檸檬酸所結合,鎂含量約11-16%,吸收率約30-50% [7],性價比高。跟氧化鎂一樣,有助於促進腸道蠕動,常用於便秘緩解,並可用於鎂補充,適合飲食纖維不足或排便不順者,但高劑量可能引發腹瀉,需從低劑量開始。另外有研究發現,檸檬酸鎂可能有助於預防偏頭痛及支持骨骼健康 [2]。
如何選擇適合的鎂補充劑?
1. 健康目標:若目標是追求睡眠品質或情緒放鬆,甘氨酸鎂為首選;若目標是溫和補充鎂、葡萄糖酸鎂是較佳選擇,適合日常保健;便秘問題則選檸檬酸鎂或氧化鎂
2. 考慮吸收率與耐受性:腸胃敏感者優先選擇甘氨酸鎂或葡萄糖酸鎂,避免氧化鎂及檸檬酸鎂 。
3. 劑量與形式:錠劑、膠囊、粉末或發泡錠各有優缺,依個人習慣選擇。每日膳食補充劑量建議不超過 350 毫克[1]。
4. 品質與來源:選擇有第三方認證(如SGS)的產品
注意事項與副作用
鎂補充劑雖安全,但過量可能導致腹瀉、噁心或心律異常 [2]。腎功能不全者應諮詢醫師,因鎂代謝依賴腎臟,服用前需確認 [1]。建議從低劑量開始,搭配飲食均衡攝取含鎂食物(如堅果、綠色蔬菜)以降低保健品的依賴。
結語
鎂保健品的選擇應依照個人需求,甘氨酸鎂適合追求改善睡眠與放鬆效果者;葡萄糖酸鎂適合日常保健,溫和補充鎂;檸檬酸鎂和氧化鎂則適合排便不順暢的人食用。了解了各種鎂的特性後,你也能更精準地選擇適合的鎂補充。